Skip

哈佛研究發現長壽運動:每天簡單的「21分鐘步行」可降低早死風險,且適度運動比高強度運動更有效

每天只要21分鐘的走路,就能幫助身體變得健康!

By
woman pow哈佛研究發現長壽運動:每天簡單的「21分哈佛研究發現長壽運動:每天簡單的「21分鐘步行」可能比去健身房更健康!鐘步行」可能比去健身房更健康!er walking, overhead view blurred motion
Leland Bobbe//Getty Images

許多人認為,高強度訓練是獲得肌肉身材的唯一途徑,但人類的身體真的適合這樣嗎?然而,哈佛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丹尼爾利伯曼博士最近提出,人類的身體是為了追逐能量而進化的,而不是為了達到巔峰表現。身體鍛煉固然重要,但在現代文化中,過度訓練並不是實現健康生活方式的唯一突破。相反,他提議回歸生物學的根源,進行適度的運動、步行和可持續性,而不是高強度的訓練。

延伸閱讀>>比快走更健康的長壽運動「龜速超慢跑」!每天跑10分鐘溫和燃脂、提升基礎代謝,還能改善睡眠

人類並不是為了像今天這樣運動而設計的

female athlete doing sports training drill at gym
The Good Brigade//Getty Images

根據利伯曼的說法,今日所稱的「運動」是一種現代的異常現象。我們的祖先從來不會為了健身而去跑步或舉重。相反,他們的體力活動總是與生存息息相關,像是狩獵、覓食、建造或遷徙。利伯曼表示:「我們必須做這種叫做運動的奇怪事情,這是一種為了健康和健身而自願進行的體力活動——在不久前,沒有人這麼做。」

這個見解顛覆了我們對運動的看法。雖然今天運動對健康很重要,但人類從來不是自然而然會去做這件事,除非是絕對必要的。

unrecognizable athletic woman stretching her legs in the city on the background of a white wall. urban sport
Alexandr Dubynin//Getty Images

利伯曼強調,人類在生物上是為了儲存能量而設計的,而不是浪費它。他稱人類為「異常肥胖的生物」,這並不是一種評價,而是一種生物學的現實。我們的身體是在食物稀缺的不可預測環境中進化而來的。節約能量是確保生存的關鍵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人們在運動動機上掙扎是很自然的——我們的身體被設計成避免不必要的努力,而不是主動尋求它。因此,過度推動自己往往會感覺比振奮更耗能。

廣告 -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

走路是最符合進化的運動形式

woman walking on a path
kieferpix//Getty Images

利伯曼最深刻的見解之一是,走路是最符合進化的運動形式。早期人類每年步行的距離相當於數千公里,並不是因為他們想要,而是因為他們必須這樣做。在今天的世界中,走路仍然是最健康、低衝擊的活動之一。像是走到下一個公車站、爬樓梯或在午休時散步等簡單行為,與我們的自然生物學比起極端的健身計劃更為契合。

每天21分鐘就能將早死的風險降低

woman pow哈佛研究發現長壽運動:每天簡單的「21分哈佛研究發現長壽運動:每天簡單的「21分鐘步行」可能比去健身房更健康!鐘步行」可能比去健身房更健康!er walking, overhead view blurred motion
Leland Bobbe//Getty Images

利伯曼批判現代健身心態將痛苦等同於成功。他認為,適度的運動比高強度的運動更有效且可持續。研究顯示,每週只需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——大約每天21分鐘就能將早死的風險降低30%。與其追求馬拉松或嚴酷的健身課程,利伯曼鼓勵人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持續運動,強調小習慣能帶來巨大的回報。

廣告 -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

過度訓練容易導致精疲力盡

科學研究「這運動」可讓身體年輕8歲!每周力量訓練能促進脂肪減少,改善心血管健康
RealPeopleGroup//Getty Images

社交媒體和現代健身趨勢常常美化極端表現。但利伯曼警告,這可能導致過度訓練、受傷和精疲力竭,尤其是在追求不切實際目標的年輕人中。他說:「對最佳表現的痴迷被過度評價了。高表現只是達成你的目標並保持活躍——這不必意味著贏得獎牌。」他呼籲人們專注於功能和長期健康,而非外觀或表現指標。

休息一天運動不代表失敗,運動不必極端才能有效

woman walks in brooklyn heights with new york cityscape on the background
LeoPatrizi//Getty Images

許多人在跳過健身課程或未達到步數目標時會感到內疚。但利伯曼的進化觀點提供了安慰。如果人類並不是為了持續的身體壓力而設計的,那麼休息就不是失敗——而是生物智慧。他鼓勵平衡:定期活動,但不要過度執著。通過了解我們祖先的生活方式,可以擺脫有害的健身美化,轉而接受一種可持續且無內疚的健康方式。

丹尼爾·利伯曼博士的研究提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觀點,重新思考我們的運動方式。運動不必極端才能有效。持續性、適度運動和享受才是真正有益於我們健康的因素。走路、休息和傾聽自己的身體可能是你能做出的最自然和健康的選擇。

廣告 -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
Watch Next 
loading video...
woman pow哈佛研究發現長壽運動:每天簡單的「21分哈佛研究發現長壽運動:每天簡單的「21分鐘步行」可能比去健身房更健康!鐘步行」可能比去健身房更健康!er walking, overhead view blurred motion
Page was generated in 2.19253301620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