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餐桌上的「豆」知識!高鐵美食作家帶你吃,從中東人氣小食扁豆法拉費、到台灣傳統客家長豆湯
四季豆、長豆、扁豆......各式豆料理。
By Coco Huang, TEXT_劉書甫, PHOTO_葉琳喬 and 王士豪
小時候一直覺得豆子是大人味,和家人到冰果室吃5種冰,只有爸爸才會選紅豆、大豆、花豆那類的冰料;也記得爺爺沒事就拿著乾乾硬硬的黑豆當零食吃。明明自己也喝綠豆湯,但我喜歡喝綠豆湯的甜湯遠勝於吃到綠豆仁。記憶中的餐桌上,印象深刻的菜餚,想不起一道豆類料理。我們慣吃豆腐、豆皮、豆花、豆漿,也離不開醬油、味噌等豆類加工食品,卻對豆子本人並不太熟。
有一回在曼谷機場的一個低調專櫃,看見1包乾燥綜合豆,心想買來當健康零食。裡面是烘烤過的綠豆、紅豆、黃豆、黑豆和白腰豆5種豆,僅用薄鹽調味。除去水分的豆子,風味濃縮飽滿,令我大為驚喜,竟一顆接著一顆停不下來。我這才發現,過去的自己給予豆子的關注竟那麼少。
豆類像一支體系龐大的古老血脈,普遍而沉默地藏身在世界不同的民族間,擔任供應蛋白質與澱粉的重要飲食角色,既是主要的糧食,也經過廚師的雙手變化為面貌多樣的美食。聽說印度人食用豆子的種類就高達40~50種,我不禁好奇,在我們生活的城鄉裡,還有哪些有趣美味的豆類料理?
Watch Next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