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

鍋燒麵是日本來的?跟著高鐵美食地圖來趟「台風和食」美味巡禮

關東煮、壽司捲、鍋燒麵、涼粉,原來都來自日本?!

By , Shirley Lin, text_陳靜宜, photo_葉琳喬 and 林韋言
台風和食,鍋燒意麵、豆皮壽司
photo_葉琳喬, 林韋言

自小我就很喜歡吃蛋包飯,煎得薄薄的蛋皮,包覆著橢圓型的番茄炒飯,淋上豔紅酸甜的番茄醬,若蛋皮有破損,我會心情不好一整天。現在流行的日式蛋包飯相當華麗,一刀劃開會流出將熟未熟的蛋液,然而我還是喜歡傳統版的家庭式蛋包飯。直到長大後,我才知道蛋包飯並非台灣菜,而是源自日本的和風洋食。

「和風洋食」指的是經過日本化的西餐。而在台灣,經過50年的日治時期,結束日治又已經80年,百多年歲月裡,也產生了被台灣飲食習慣馴化的日本菜和食物,我將其稱為「台風和食」。

「台風和食」又分為兩類表現,一種是「內化」、一種是「外搭」。前者如:加了貢丸的味噌湯、加了菜脯的車輪餅、加了肉鬆的壽司捲,這些雖是日本食物,貢丸、菜脯、肉鬆等日本不會用在這些食物上的素材,在台灣卻相當普遍;後者則如:味噌湯搭菜粽、搭涼麵,這樣的台日混搭,對台灣人來說也不以為奇,卻是世界獨有的餐桌景象。

凡走過必留下痕跡,過往隨著時光流轉,這些交融的食物已經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一部分,入口的不再只是食物的滋味,還有歷史的痕跡。

>>「麻油雞」推薦!高鐵美食作家口袋名單4家,還有麻油麵線煎、麻油豬雜美味,麻油重度愛好者請筆記

高鐵美食地圖:台北 添財日本料理

添財日本料理(武昌店)
葉琳喬

鹹甜台味關東煮

在日本,關東煮有很多類型,名古屋有味噌關東煮,關西以薄口醬油、昆布煮,關東以濃口醬油、鰹魚煮等。而在台灣的關東煮,想必大家在超商裡都見識過,像是麻辣湯底的關東煮,還把米血糕、科學麵都當配料,這是在日本不會有的變種。

想吃既傳統又有獨創風格的關東煮,不妨走進超過一甲子的老字號─添財壽司屋武昌店,雖然店名寫著壽司屋,不過有許多人是衝著關東煮而來。

添財傳至第3代,湯底維持老配方,醬色頗深,吃起來鹹甜鹹甜,一問之下,才知道用的湯底是柴魚、金蘭醬油與糖,用到了金蘭醬油,就直往台味路上了。

與其說「煮」,感覺上更偏向於淺滷,醬色不深但滷得通透,醬汁滲到骨子心裡去,以湯底煮配料,配料釋出的風味再煮入配料。日本配料裡用里芋,添財則用檳榔心芋,意外鬆軟卻外型完整不碎裂,高麗菜捲跟冬粉福袋也是招牌菜,沾上辣味噌醬,解膩醒味。

添財日本料理(武昌店)
地址:台北市中正區武昌街一段16巷6號
營業時間:11:00~14:30;17:00~21:00
店休:依店家公告

高鐵美食地圖:桃園 老賊壽司

老賊壽司
葉琳喬

肉鬆放好放滿壽司捲

受日治影響,許多台灣人早餐習慣吃壽司,尤其是「巻き寿司(maki-sushi)」與「稲荷寿司(inari-sushi)」,它們在台灣還長出了自己的名字,叫海苔壽司捲(或是捲壽司)與豆皮壽司。

而加了肉鬆當內容物,就是連日本都看不到的變種台味款。位於桃園的老賊壽司,有兩項我認為很台的特色:一是加了多量肉鬆,二是有五花八門的品項,櫥窗多樣多彩,猶如一面馬賽克牆。配料也多樣,以花壽司來說,就有蟹肉棒、小黃瓜、火腿、肉鬆、豆枝、海苔、魚卵等配料,雖是尋常食材,倒也誠意滿滿。另外,把茶鵝放入捲壽司內,也是台味十足。

另一個就是吃法,店家主要提供的餐具是竹籤,當地人習慣插著吃。一早6點就營業,許多人一買就是好幾盒,生意相當好。

老賊壽司
地址: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328號
營業時間:6:00~20:00
店休:週一、週二

廣告 -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

高鐵美食地圖:台南 李媽媽民族鍋燒老店

李媽媽民族鍋燒老店
Lin wei-yen

有日本血統的台麵代表

台南新開許多鍋燒意麵店,我還是最愛吃創立於1963年的李媽媽民族鍋燒老店,因為它仍堅守用柴魚煮湯頭,湯頭清鮮,蝦子該去殼、該裹麵糊油炸,老老實實,不簡化帶過。

日本的鍋燒烏龍麵是在明治末年,由流動攤販開始販售的。台灣約莫6、70年前,鍋燒烏龍麵以「鍋燒大麵」之名販售。民族鍋燒老店第一代創辦人,跟台南老店京園日本料理師傅是親戚,向他學了鍋燒烏龍麵的煮法,接著在民族路上擺攤販售。

一次,店家向隔壁鱔魚意麵攤拿了意麵來煮,意外好吃,於是一傳十、十傳百,就成了當地名小吃。加了鴨蛋的意麵麵條,隨著熱湯冒出油香與蛋香,兩耳朵的小鍋裡就長出了台灣味。

李媽媽民族鍋燒老店
地址:台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197號
營業時間:10:30~20:00
店休:週四

高鐵美食地圖:台北 涼粉伯

涼粉伯
葉琳喬

蕨餅變形記

開業超過一甲子的「涼粉伯」退休了,由綽號「涼粉」的女兒接班。直到現在,店家還會遇到老一輩的人喊這款甜點叫「吉備將(kibi-chann)」;後來才改稱為涼粉。涼粉伯17歲開始在萬華一帶附近叫賣,當時還有好幾攤,隨著年老凋零、後繼無人,現只剩涼粉伯一家。

店家相信涼粉源自日本蕨餅,蕨餅是從蕨的根部提取的澱粉,做成了帶有黏性的果凍狀物,不過蕨粉製程複雜、價格昂貴,在台灣取得不易,於是以地瓜粉取代,以「煡」(khi̍t)的手法將地瓜粉水不斷攪打直至稠膠狀。

日本蕨餅通常會覆滿黃豆粉,台版則改用麵茶,從一開始賣就是這配方,至今不變。店家自己翻炒麵茶,粉末細緻、甜香和諧,有些人是為了麵茶來吃涼粉,更有人是自備熱水,就為了吃完涼粉沖麵茶喝。

涼粉伯
地址:台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二段202號
營業時間:10:00~16:00
店休:週一

*以上店家營業時間與餐飲內容以店家公告為主,建議旅客出發前可上網或致電詢問。

想閱讀更多 TLife 3月份文章:立即點閱

廣告 -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
Watch Next 
loading video...
台風和食,鍋燒意麵、豆皮壽司
Page was generated in 0.123513936996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