鍋燒麵是日本來的?跟著高鐵美食地圖來趟「台風和食」美味巡禮
關東煮、壽司捲、鍋燒麵、涼粉,原來都來自日本?!
By Coco Huang, Shirley Lin, text_陳靜宜, photo_葉琳喬 and 林韋言

自小我就很喜歡吃蛋包飯,煎得薄薄的蛋皮,包覆著橢圓型的番茄炒飯,淋上豔紅酸甜的番茄醬,若蛋皮有破損,我會心情不好一整天。現在流行的日式蛋包飯相當華麗,一刀劃開會流出將熟未熟的蛋液,然而我還是喜歡傳統版的家庭式蛋包飯。直到長大後,我才知道蛋包飯並非台灣菜,而是源自日本的和風洋食。
「和風洋食」指的是經過日本化的西餐。而在台灣,經過50年的日治時期,結束日治又已經80年,百多年歲月裡,也產生了被台灣飲食習慣馴化的日本菜和食物,我將其稱為「台風和食」。
「台風和食」又分為兩類表現,一種是「內化」、一種是「外搭」。前者如:加了貢丸的味噌湯、加了菜脯的車輪餅、加了肉鬆的壽司捲,這些雖是日本食物,貢丸、菜脯、肉鬆等日本不會用在這些食物上的素材,在台灣卻相當普遍;後者則如:味噌湯搭菜粽、搭涼麵,這樣的台日混搭,對台灣人來說也不以為奇,卻是世界獨有的餐桌景象。
凡走過必留下痕跡,過往隨著時光流轉,這些交融的食物已經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一部分,入口的不再只是食物的滋味,還有歷史的痕跡。
Watch Next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