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

這個夏天不只去海邊!2025台北最值得朝聖藝術展覽,超過10個推薦

從小眾到大眾,從沉浸式光影到攝影、裝置與女性藝術——今年夏天,你的靈感靠展覽補足。

By and Rebecca Chen
台北8個藝術空間不能錯過
左:也趣藝廊;右:空山基Hajime Sorayama特展。(Aki Gallery)

今年夏天,這波台北藝術展覽線太強大了。從會讓你沉浸在時光裡的杉本博司,到畫出社交孤島感的小瀨真由子、夢中走過竹林的胡安・薩摩拉等,題材橫跨攝影、裝置、平面,風格從哲學系到滿滿視覺饗宴,各種派別一次補齊。

如果你渴望一場在現實與想像之間往返的旅程,ELLE特別採訪超過8場展覽,將是你今夏最值得花時間停下來看的風景。無論你是剛入門的觀展新手,還是資深藝術迷,這份ELLE幫你準備好的藝術展覽清單,是專屬於你台北的夏日靈感備忘錄,為你的夏天補滿創作能量。準備一起看展!

>>「用爬的看展覽!」奧地利藝術團隊首登台,2件全球性、台中限定大型創作有機變幻巨形網!

2025台北藝術展覽:也趣藝廊,《Muramatsu, Sorayama, Tanaami Curated by NANZUKA》

田名網敬一
Aki Gallery

今年7月,也趣攜手東京當代畫廊NANZUKA,推出3位重量級藝術家聯展《Exhibition | Muramatsu, Sorayama, Tanaami Curated by NANZUKA》。

從普普藝術傳奇田名網敬一、「機械人美學」奠基者的空山基,到畫面則充滿色彩與符號的新世代藝術家村松佳樹。這場展覽將帶領觀者,進入他們極富張力的個人世界,去探討身體、記憶、科技與未來的共存關係,從動畫、繪畫、雕塑等多元創作,一次看見日本當代藝術的未來可能。

圖:田名網敬一以鮮豔色彩與拼貼語彙,呈現戰後童年與美式文化滲透的幻象世界。

aki gallery 空山基
Aki Gallery

圖:空山基以性感機械人形象探索科技與慾望的交錯界線。

廣告 -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

⽇期|2025年7⽉19⽇⾄2025年8⽉30⽇
時間|週二⾄週六、12:00-18:30
地點|也趣藝廊 GALLERY Aki
地址|台北市大同區民族西路141號

2025台北藝術展覽:文心藝所,《影像與時間的四重奏-Hiroshi Sugimoto杉本博司個展》

past presence 071, lhomme qui marche ii, alberto giacometti, 2016
文心藝術基金會提供 Courtesy Winsing Arts Foundation Photo © ANPIS FOTO

文心藝術基金會與杉本博司工作室共同策畫,呈現藝術家的4個代表系列——《過去的存在》、《劇院與歌劇院》、《海景》、《偏光色》,深入探討時間、記憶與感知的本質。

廣告 -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
hiroshi sugimoto exhibition view
文心藝術基金會提供 Courtesy Winsing Arts Foundation Photo © ANPIS FOTO

杉本博司的創作橫跨攝影、建築、雕塑與文字,其作品典藏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、倫敦海沃德美術館與龐畢度藝術中心等國際機構。

此次展覽以影像為核心,從古典雕塑的失焦輪廓,到電影銀幕的凝結,再到天海交界的極簡構圖,皆呈現出他以鏡頭書寫時間的獨特方式。 他從雕塑、風景到光色的觀察,帶領觀眾重新思考觀看與存在的意義。

⽇期|2025年4⽉12⽇⾄2025年8⽉31⽇
時間|週三⾄週一、10:30-18:30
地點|文心藝所 Winsing Art Place
地址|台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180巷10弄6號

廣告 -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

2025台北藝術展覽:Contemporary by U 畫廊,《WIP 完成以外》

contemporary by u
Contemporary by U

Contemporary by U 畫廊,今年夏天將呈現西班牙藝術家安德烈斯・洛薩諾(Andrés Lozano) 於台灣的首次個展《WIP 完成以外》。展名來自「Work in Progress」,象徵創作永遠在進行中,價值不在完成,而在過程的發現與轉化。

contemporary by u
Contemporary by U

洛薩諾以自由筆觸、拼貼與噴槍等實驗手法,探索心裡空間與日常風景之間的情緒關係,展現作品在模糊、不確定狀態中的生命力。本展亦反映他從油畫轉向更靈活媒材的創作轉變,重新定義藝術語言與結構。

廣告 -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

⽇期|2025年5⽉17⽇⾄2025年8⽉18⽇
時間|週⼀⾄週五:10:30-19:00、週⽇⾄週六:09:00-19:00
地點|Contemporary by U Gallery
地址|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四段553巷42-1號

2025台北藝術展覽:Bluerider ART藍騎士藝術,《浴火雁行:悍圖社 — 台灣美術史的生命書寫》

bluerider art
Bluerider ART

在品牌邁入第10年,Bluerider ART合併仁愛與敦仁館,並升級為全新空間「Bluerider ART台北.敦化」,才剛啟幕,開館首展即聚焦台灣當代藝術靈魂——悍圖社。

廣告 -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
楊茂林 , 花落春未盡.黑熊百合摩斯拉m2302 , 2023 , ø100x9cm , 綜合媒材、檜木
Bluerider ART

開幕首展的展覽《浴火雁行:悍圖社——台灣美術史的生命書寫》不僅是一場藝術展,更是一頁時代文化宣言。

「浴火」象徵藝術家的重生與抗衡,「雁行」則代表群體創作與彼此支援。展覽集結楊茂林、吳天章、陸先銘、李民中、楊仁明……等13位藝術家,呈現超過50件作品,從原生植物、台客美學、刺繡飲食等角度出發,轉譯台灣經驗為當代語彙。展覽亦將於10月移師倫敦Bluerider ART梅費爾館展出,讓台灣的藝術精神進入國際藝壇視野。

⽇期|2025年6⽉7⽇⾄2025年8⽉31⽇
時間|週二⾄週日、10:00-18:30
地點|Bluerider ART 藍騎士藝術 台北.敦化
地址|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 77 號 1 樓

廣告 -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

2025台北藝術展覽:立方計劃空間,《噪動的月光:走進馬來龐克的地下聲場》

the cube project space
The Cube Project Space

今年夏季,立方計劃空間將啟動——由馬來西亞文化研究者馬紅綾策展的《噪動的月光:走進馬來龐克的地下聲場》。

the cube project space
The Ricecooker Archives

馬紅綾邀集Joe Kidd、Rumah Api的 Man Beranak、No Good、Azam Sa‘ad、Poodien、Azmyl Yunor與台灣的吸膠少年等創作者,以聲音、錄像、文件與工作坊的形式,揭示「馬來穆斯林龐克族群」的文化矛盾,以及如何以創作、音樂或行動方式對主流價值體系進行抗爭,帶領觀眾認識馬來西亞社會中少被看見的另一種文化風景。

廣告 -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
the cube project space
Lin Guan-Ming

⽇期|2025年6⽉21⽇⾄2025年9⽉7⽇ ( 7月9日至7月25日為暑假休館日)
時間|週三⾄週日、14:00-20:00
地點|立方計劃空間 TheCube Project Space
地址|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

2025台北藝術展覽:誠品畫廊,《松浦浩之:SUPER ACRYLIC SKIN-GIGA個展》

日本藝術家松浦浩之將經典雕塑作品重新製作,並命名為《windy bunny 2022》,象徵「對生存在這個世界中的態度」
誠品畫廊

誠品畫廊推出日本藝術家松浦浩之(Hiroyuki Matsuura)全新個展《SUPER ACRYLIC SKIN-GIGA》,以他擅長的日本動畫為核心,發展出獨具個人風格的創作。展覽焦點作品《鳥獸GIGA》,延續他對「二次元漫畫精神」的探索,並進一步將其轉化為全球熟悉的 Japanimation動畫風格。

廣告 -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
擅以日本動漫視覺造型發展出個人藝術語彙的日本藝術家松浦浩之,經典個展「super acrylic skin-giga」即日起於誠品畫廊盛大登場。
誠品畫廊

松浦浩之出生於東京,早期曾從事平面設計,後轉向純藝術創作,希望擺脫商業設計的限制。他在2001年參與村上隆主導的「藝術道場GP」時獲得注目,之後持續發展鮮明的動漫人物形象,筆觸奔放、色彩飽和,畫面中角色個性鮮明,時而天真、時而強勢。

此次回到台灣展出,對他來說意義非凡。他曾表示,台灣觀眾一路以來的關注與支持,是他創作的重要推力。因疫情缺席的2020年個展,終於在今年得以親臨現場,與台灣觀眾再次面對面交流。

⽇期|2025年8⽉2⽇⾄2025年9⽉27⽇
時間|週二⾄週六、11:00-19:00
地點|誠品畫廊 (誠品生活松菸)
地址|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B1

廣告 -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

2025台北藝術展覽:徠卡台北畫廊,《 In Conversation:昨日與今日Ralph Gibson與Jing Huang的攝影對話 》

leica gallery taipei
Leica Gallery Taipei

台北徠卡畫廊近期推出《In Conversation:昨日與今日Ralph Gibson與Jing Huang的攝影對話》展覽,邀請美國攝影大師 Ralph Gibson 與中國當代攝影師黃京,以靜物攝影為主軸,這是徠卡攝影百年國際系列展的一部分,全球共十二場展覽,將經典攝影與當代創作並置,回應攝影語言在不同時代中的樣貌與演變。

exhibition display showcasing a series of black and white photographs
Leica Gallery Taipei

Gibson以其標誌性的高對比黑白影像與極簡構圖聞名,作品充滿張力與形式美感,被視為將攝影從紀實轉向抽象的先鋒。他強調攝影不只是紀錄,更是一種轉化現實的藝術。相對地,黃京受中國傳統水墨畫與東方哲學影響,風格偏向低對比與柔和灰階,作品強調情感與物件之間的關聯。他也以老式Leica Ie相機進行創作,希望保留最直覺、專注的觀看方式。

Watch Next 
loading video...
台北8個藝術空間不能錯過
Page was generated in 2.2975399494171